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推进供应链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实践方向。与此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数字化的浪潮中,如何找到供应链“脱核”的关键点、通过数智化手段提高供应链金融的普惠性、以供应链金融高质量发展助推金融强国建设,成为行业关注的新话题。
2024年3月22日,第八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春季)暨第八届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标杆企业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由《贸易金融》杂志、中国供应链金融网、中国贸易金融网主办,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北京财资和供应链应用技术研究院承办,中化资本、国家能源集团资本控股、欧冶金服、中企云链、恒丰银行、中建保理、兆企供应链、海尔鑫海汇等单位提供联合战略支持,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生态联盟、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华贸融财经作为支持单位,是一场以供应链金融高质量发展助推金融强国建设为主题的年度盛会。为打造供应链金融行业合作、交流、共享的平台,实现行业共赢,本次大会特邀超20位重磅嘉宾进行现场交流和分享,深度解析行业,与近400位线下参会嘉宾、线上最高同时在线人数将近20000人共谋发展。
大会伊始,贸易金融主编、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CTB50)总干事张志强;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发表了精彩致辞。
贸易金融主编、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CTB50)总干事张志强
张志强在致辞中表示,在新时代,金融强国已成为国家战略,而供应链金融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领域,对于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位居重要位置,其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被列为关键任务,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更高期望。贸易金融杂志是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CTB50)、中国CFO百人论坛(CFO100)的发起机构和秘书处,将在今年搭建中国供应链金融100人论坛(SCF100),成员包括政府、协会、核心企业、金融机构、科技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代表。希望通过为生态各方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共同探讨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与发展,为推动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
魏建国在题为“新质生产力将助推供应链金融快速发展”的致辞中表示,新质生产力有三大鲜明特点:第一,它以创新为灵魂和核心驱动力。无论是行业的领军企业、金融机构、供应链、快递物流,还是个体卖家,都必须拥有一个共通的核心,就是创新;第二,新质生产力要求实施颠覆性的改革。这种改革不仅局限于表面形式的革新,更关键的是对制度的深度重塑;第三,新质生产力强调全生产要素的最佳配合。这里的生产要素涵盖了土地、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诸多方面,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智慧城市等新兴要素也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质生产力的实现,必须依赖这些要素的有机组合和高效协同,从而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
荣誉·颁奖典礼
紧接着,大会迎来重磅环节——第八届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标杆企业大奖颁奖典礼。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标杆企业大奖是由《贸易金融》、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组委会、中国供应链金融100人论坛(SCF100)(筹)主办,由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中国CFO百人论坛提供支持的重磅行业评选,旨在更好落实国家政策、表彰标杆企业、树立行业典范、挖掘行业新生力量。作为业内知名、极具含金量和影响力的产业数字化、产业金融、供应链金融、小微金融、普惠金融的评选,自2017年举办以来,收获了业内诸多好评以及业内的肯定。
据介绍,第八届标杆企业大奖评选吸引了近60多家央企产融平台、央企保理公司、银行总行机构、地方国企供应链机构、供应链科技公司等供应链金融生态的不同类型机构的参与。在经过将近3个月的对外宣传,以及企业自评材料的申报、初审环节,最后在经过评委会多位独立专家对入围名单进行“行业领先、产品创新、用户体验、团队执行、品牌营销”五个维度的综合考评及点评后,最终产生了第八届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标杆企业大奖的“最佳供应链金融领军企业”“最佳供应链金融银行”“最佳供应链金融创新企业”“最佳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最佳供应链金融优质服务”“最佳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最佳供应链金融实践案例”等14个奖项名单。
“第八届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标杆企业大奖”颁奖典礼现场
以下为完整获奖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智策·年鉴发布
在热烈的氛围中,大会进行到《中国供应链金融年鉴(2023)》发布仪式环节。
《中国供应链金融年鉴(2023)》,是由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组委会、华贸融财经、《贸易金融》、北京财资和供应链应用技术研究院共同发布,该成果报告整合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机构、物流机构、科技、三方企业、银行、保理等企业资源,搭建各生态方高效沟通交流的平台,本年鉴共分为卷首语、行业发展综述、银行系发展篇、核心企业系发展篇、金融科技系发展篇、第三方综合服务发展篇及附录等。贸易金融主编张志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宋华,国家能源集团资本控股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明,中化资本副总裁张亚蔚,中国银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李晓玮,中国农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蔡方,招商银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王研京,欧冶金服总裁王磊等领导嘉宾参与发布仪式。
思辨·主题演讲
颁奖典礼结束后,大会开始进入主题演讲环节。在上午场的主题演讲中,中国银行原副行长、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主席张燕玲,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宋华,中国银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李晓玮,招商银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王研京,欧冶金服总裁王磊分别发表了精彩演讲,分享了自己对于行业的真知灼见,对行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主席张燕玲
张燕玲以“供应链金融任重道远”为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她提出,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以及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立都会使供应链发生变化,对现有的供应链提出强链补链的更高要求,全球供应链格局正在重塑,但中国供应链仍然保持韧性。国际清算银行2023年10月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自2021年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贸易转向其它地方,中美之间的供应链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其源头却基本没有改变,还是中国。因此,国内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确保在全球供应链中重要地位的关键,而供应链金融又是确保供应链稳定运转的关键保障。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宋华
宋华以“服务产业新质发展的供应链金融”为主题,分享了关于将新质生产力与供应链金融结合的前沿见解。他认为,新质生产力,要义就在科技创新,在于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从质态看,数据具有流动性、虚拟性,新质生产力把数据作为驱动经济运行的新质生产要素,从而打破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质态。从质效看,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包括提升生产工艺和产品品质,迈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新质生产力是技术颠覆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飞跃性升级带来的新时代先进生产力。只有立足于产业链条的实际需求、紧跟科技创新的步伐,并在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与监管要求的框架下运营,供应链金融才能真正发挥其连接实体产业与金融服务的桥梁作用,推动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深度融合,实现多方的共生共荣与新质发展。
中国银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李晓玮
李晓玮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以金融高质量发展 为融通产业持续注入新动能”的精彩演讲。他表示,发展数字经济是推动产业高端化的加速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不断深化发展,深刻变革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内涵外延、运营模式和风控机制。中国银行把科技赋能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利用新兴金融科技手段持续深化供应链金融的智能化、场景化建设,为产业数字化升级注入动能。中国银行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实践,围绕行业服务场景,发挥中国银行供应链可扩展、可延伸的特色优势,围绕不同的产业特色化的金融需求,现已累计发布建筑链、装备链、医药链、汽车链等十个行业子链。
招商银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王研京
王研京在以“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 促进供应链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演讲中提到,促进供应链金融高质量发展,是招商银行践行金融强国战略、做好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的重要实践。其经过多年的探索,搭建了完善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通过创新“全行服务一家”模式,助力核心企业赋能全国供应链生态。她进一步提到,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宗旨,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是招商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工作方向。招商银行愿通过政策解读、顶层设计到模式融合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持续、全面的高质量服务,高度重视自身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粘合剂”、“催化剂”作用,愿同产业链核心企业及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助力产业链融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欧冶金服总裁王磊
王磊的演讲主题是“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 促进供应链金融高质量发展”,他介绍到,高质量供应链金融服务已经逐渐演变为一种易获得的服务。它从传统的核心企业“主体信用”模式转变为以“数据信用”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不断提升供应链及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这种创新不仅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精度,更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融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在下午的主题演讲中,中化资本副总裁张亚蔚,中国投融资担保普惠金融部总经理王莹,中建保理总经理熊瑶,华林证券票据部总经理、招商银行原票据部总经理李明昌,中企云链副总裁白静,北京奋力律师事务所首席顾问、民生银行法律合规部原副总经理吕琦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各位嘉宾就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供应链金融行业的创新与活力,为会议增添了亮点,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责任编辑:lixuez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