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贸易投资网

您的位置:中国贸易投资网 >> 投资政策 >> 正文

中国的未来经济,中国投资者请准备(下)

发布时间:2014-12-01 17:06:19 信息来源:中国走出去 作者:

  房地产 商品消费

  上篇说到债务泡沫,再来谈谈房地产,我们看到上届政府的时候对于房价的打压力度是比较大的,但是对于这种信托产品、银行贷款控制不够严,所以就产生了债务负担、债务数量大幅上升,但是房价是也上涨,但是有个别的政策打压房价,到了新一届政府,这个房地产比较强调让市场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房价去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暴涨,尤其是北上广深涨了20%。这两届政府都要求经济增长维持高速,要稳增长,过去还说保增长,所以无论是通过哪一种渠道,地方政府总要获得资金来维护经济增长,那怎么弄呢?过去就是发信托,但是现在这方面管得严了,那就卖地,要是卖地的话,想把地卖出一个高价钱,那就需要放松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从而使得房价上涨,这样才能吸引企业,尤其是开发商,甚至国企也参与以高价拿地。

  看看过去的一年,房价暴涨的过程当中卖地的土地收入出现大幅的上扬,因为我们知道正常传统的税收收入增长现在是很弱的,低于10%,早几年的时候中国的税收增长都是20%-30%,那个时候企业情况很好,现在工资在上升,企业的盈利空间在被挤压,所以政府也收不到太多的税,发债的话又不让贷款,信托又不让多做,那就卖地,卖地的话就要给房地产开发商画一只饼,房价还在涨,可以高价拿地。这是鸡和蛋的问题,房价上涨他们是来拿地了,这样一来的话就会形成几个泡沫同时在膨胀。

  这么一个情况对现在投资者来说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还能做什么呢?这些泡沫的产生大家都是有一种预期,早晚还是要纠正,这种纠正显然对于原材料行业,对于房地产行业,对于金融行业会造成比较大的冲击,所以你看中国的股市里面基本上都是这些行业,股市是非常的低迷,尤其是旧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板块非常低迷。接下来中国投资可能要把焦点放到消费这个领域,消费这个领域和原来的投资和出口相比,如果投资和出口给他起个名字叫做中国制造的话,消费这个领域就叫为中国制造。投资出口是Made in China,消费是Made for China,过去几年要赚钱的话应该瞄准中国人造什么就投什么,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能够赚到钱,将来可能不是这样,将来是中国人买什么你投到哪里,投到里面才能赚钱。

  中国人现在在买什么呢?第一是在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这两个领域里面都有发展的空间。

  所谓的消费无非就是商品消费或者是服务消费,商品里面比较重要的一块就是一些品牌的产品,前几年涨得很迅猛,当然,里面有这种公款消费的成分,到了这两年公款消费打压了以后有些品牌明显地出现了负面的影响,但是还有一些可能是影响相对比较小的,比如中国的进口汽车的增长。这里看到中国汽车的增速每年还是10%左右,但是从欧洲进口的汽车增长了20%多,去年是20%多,前年更快。尤其是宝马、奔驰这些跟政府打压不打压没有关系,本来宝马奔驰也不能用作公车。

  当然,这些投资标的本身也是有它的投资价值,我们看到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欧洲有很多著名的公司股价跌得很惨,但是现在的欧洲经济正在复苏,所以这个时候他们的估值在很低的情况下将来上升的空间很大,而他们当中有很多跨国公司,很多产品都是卖给中国的,是迎合了为中国制造这么一个题材,比如现在生产四辆宝马就有一辆是卖给中国大陆的。

  除了汽车之外,另外一个是农产品。中国的老百姓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也在出现改变,原来喝豆浆的现在很多都喝牛奶了,原来吃米饭吃面条,现在吃肉的也有很多,一斤猪肉就要消耗六斤粮食,一斤牛肉要消耗十三斤物资,中国人间接地对粮食和对农产品的需求通过畜牧业在大幅增加,使得中国自己不得不每年从国外进口越来越多的粮食。原来很多粮食中国自给自足甚至略有出口,现在都变成净进口国了。

  如果是商品消费主要还是体现一个消费升级的话,那么服务消费就是一个量的扩张,一个国家服务类的消费,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会快于商品类的消费,美国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就是那样。今天的中国和美国七十年代的时候非常类似,商品消费占比实际上依然是过高的,现在差不多达到70%左右,服务消费只有30%,发达国家则是倒过来的,发达国家是商品消费30%服务消费60%,说明将来上升的空间巨大。比如在医疗保健、金融服务和电讯行业,美国七十年代的时候家庭支出里面的占比分别是7.8%、5%和3.2%,但是到了九十年代的二十年之后又翻了一倍。中国现在这个结构和美国七十年代很接近,相信要不了二十年就会翻倍。比如在医疗领域里面,美国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还没有老龄化这个问题,中国有老龄化的问题。美国那个时候也没有环境污染的问题,中国现在有那么多环境污染会使得这个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进一步上升。这个就是随着收入水平的变化,人们的消费结构产生的一个潜移默化的变化。

  医疗教育

  中国在医疗教育方面的支出只占GDP的7%都不到,西方国家都是在13%-14%这样的水平,翻了一倍,可以看到将来是朝着那个方向增长,其实这几年中国在医疗教育方面的支出已经是一个很高的速度在上升。电讯方面也是,就拿手机来说,中国的手机数量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当中最多的,但是保有率还是比较低的,我们是100个人80台手机,但是在发达国家100个人有超过100台手机,所以我们的基数已经很大了,但是发展的空间依然很大。

  另外就是电商,有了手机以后只是一个硬体,这里可以通过软体带来很多商业的机会,所以现在电商的增长速度是大幅上升。比如去年从整个零售的数据来看涨了13%左右,但是通过电商的零售涨了70%。而且中国的这些互联网公司和美国相比还有一个特点,其它国家的分工是比较细的,比如Facebook只是做社交的,亚马逊是卖东西的,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什么都做,打的也可以,支付也可以,存款也可以,社交也可以,都有。所以这样的话就使得他们的发展空间更大。

  还有就是金融服务,中国有很大一块金融服务现在基本上还是属于处女地,就是境外理财、境外投资。国内的券商很多,100多家券商,最后竞争的费用很低,国内很少有投资机构帮助投资者到境外投资理财,而这方面的需求会越来越强,尤其是将来会更强。现在大家说买个房子以后还能涨,但是以后万一不涨了跌了呢?更多的钱肯定要找更好的方式来理财。中国银行贷款,老百姓的存款还不算企业的存款有45万亿人民币,拿出10%就是4.5万亿人民币,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现在中国的QDII就是允许中国境内投资者到境外去投资的钱也就是600亿元都不到,所以这个4.5万亿就相当于它的80倍,那是什么数字的增长?所以哪个企业能够抓住这种商机一定会受益匪浅。还有就是旅游,不光是在国内,远一点的美国、欧洲,近一点的台湾、澳门,一到长假都是中国人,还有澳大利亚,他们说在悉尼不管是哪个地区的方言,中国方言骂一句马上会有同样的方言骂回来,都是你老乡。

  还有就是电影票,就是文化娱乐行业,2005年的时候中国的电影票房收入只有日本的一个零,2012年就超过它了,2013年是在2012年很大基数的基础上又有一个大幅的上升,这几年一直是呈一个所谓的指数型态势。这是将来投资的机会,这样的投资机会一时半会可能还难以从股票市场上寻找到,因为股市场还是打上了旧的增长模式的烙印,原材料、银行、地产,新的行业、代表为中国制造的行业还不多,有些PE的机会相信大家都能够感悟到。

  人民币

  人民币既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内部因素是在2015年前如果红利释放出口快于进口,外汇储备在增长,所以人民币是升值的,但是之后很有可能出现贬值。除了这个因素之外还有美国的货币政策也在变化,通常来说,美国货币政策很松的时候往往使得其它国家的货币对美元升值,倒过来的话就是贬值。

  简单回顾一下历史,1989年到1993年的这四年中美国是减息的,联邦基金利率从10.5%降到2.9%,这个过程当中有大量的资金涌入到泰国、印尼、马来西亚、韩国,推动那里的经济增长,也推动那里的资产泡沫膨胀,但是1994年开始美国加息了,加息以后这些国家的货币就开始面临着贬值的压力,但是这些国家当时硬顶着不贬。这是1994年这些国家的汇率基本上还是平的,不愿贬值,为什么不愿贬值?实际上还是对于改革长痛和短痛的选择,很多执政者往往是选择长痛,不愿意选择短痛。

  有人说现在新兴市场的情形可能还不如那个时候那么糟糕吧,那个时候中国是没有贬值,中国竟然能顶住,现在更能够顶住,为什么中国现在会因为美国的货币政策转向我们,我们就会贬值吗?不会,那个时候那么惨都没贬,这个判断可能是有点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中国那个时候没贬,道义上是承担着一种责任,就是不好意思贬。因为在1989年一直到1994年人民币汇率贬了很多,1989年大家还能记住的话,那个时候三块二兑一美元,到了1989年是八块七,很多亚洲国家说我们的危机就是你们中国造成的,你们偷偷在那里贬值把我们的生意都抢走了。所以到了1997年到1998年他们大幅贬值的时候中国确实是没贬,但是今天情况就不同了,今天正好倒过来,现在他们在拼命贬值,中国没贬。若干年后中国完全有理由说现在轮到我了,而且当时中国有这个底气说不贬值,实际上还有一个原因。

  汇率政策实际上就等于是一个货币政策,你承诺汇率不贬值就代表你不用货币政策来支持经济,如果你印钞票印得太多的话,你来支持经济的话那就会贬值了,所以你说不贬值实际上等于我就不用货币政策这只手,就用财政政策能够抵御金融危机。

  当初中国有这个底气,因为当初你看中国政府的债务占GDP的比重只有7.7%,现在是53%,这是狭义的定义,如果是广义的定义的话当初是100%,现在是200%多。当时中国确实是有这个能力做单手俯卧撑,就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不用就可以,但是今天做不了这个承诺了,到财政上的情况债务负担很重,可能将来还有更多社保上的负担,今天中国就不会再做这种承诺了。再说,现在大家为什么觉得人民币在升值,别的国家都在贬值?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最关键的一个原因还是中国希望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就是让人民币成为一个国际通用的货币,希望国际上贸易、投资乃至于外汇储备都有人民币在其中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你不能让人民币贬值,现在你就贬的话谁还敢要你的钱?所以在达到目标之前至少要和美元保持一定的稳定。

  其实人民币要想真正成为国际货币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很多国家都想让自己的货币成为国际货币,最终也是不了了之。中国到底能不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这是一个时间才能回答的问题,但我们作为投资者不妨可以做两种假设:一种就是两年后人民币实现了国际化,一旦实现国际化,中国为什么还要让人民币一个劲升值?那不是傻吗?当初没实现国际化的时候需要这个为诱饵来把大家框进来拿人民币,之后应该贬值才对,就像美国一样,拿了很多美元之后可以贬值,可以缩水。所以从这个政策的意图上来看是不可能说人民币国际化实现了以后还一个劲地升值,那是不理智的。如果是第二种情形,最后人民币没能实现国际化,并且两年以后大家觉得人民币国际化仍然是一场梦,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个时候人民币就会反思了,干嘛现在拿那么多人民币啊?原来以为能够实现国际化,结果不能实现国际化,大家也会对人民币的投存做出调整。因为毕竟人民币的含金量是不高的,什么叫做人民币的含金量?就是一个一百块钱的人民币里面有多少硬通货在支持着它?我们知道中国的外汇储备硬通货有3.8万亿,相当于20万亿人民币,但是中国的M2广义货币有110万亿,这二者除一下是20%都不到,这个比例是比很多国家都低的,要是到香港的话是100%,必须要有1美元才能发7.8港币,中国有1美元可以发5倍的人民币,如果在过去的问题之下就代表这个国家货币的含金量是很低的,要是现在说就是含储量很低,人家为什么还要拿人民币呢?觉得两年后自己就变得硬通货了,这20%就变成100%了,和美国一样,美国央行手里没有很多美元和澳元,但是自己手里就是硬通货,想要钱就印,但这个目的不是谁都能达到的。达到的话会贬值,不达到的话更要贬值,就是这么一个风险在里面。

  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长时期地对内贬值对外升值那是不可能的,我们看到外汇储备量很大3.8万亿所以要对外升值,但是人民币的印钞速度比美国还快,M2体量太大110万亿,所以就感到对内贬值,几年前去超市两百块人民币大包小包拎着出来,现在你拎拎看,拎不了什么东西,所以就是对内贬值。

  股市

  这几年的发展使得许多新兴市场出现重大的结构性问题迟迟没有解决,等到美国加息的时候潮水褪去的时候又可以看到很多问题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个拐点要么不要出现,一旦出现不是两三年就能结束的,不是像印尼人当初想的1994年加息我不贬值,我顶一年,一会儿就又风平浪静的,其实不是,这个现象一旦出现没有七年十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现在我们才刚刚开始看到,现在的判断是未来的五到十年新兴市场的股票基本上都是跑输发达国家的,眼前来看欧洲的股票是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把1945年二战以后的股票市场数据一致到现在拿出来分析,如果把它估值做一个排列的话,第一档是最便宜第十档是最贵的话欧洲股票现在处于第四档,过去也都是到过第四档,到了第四档之后第二年股票上涨的概率是94%,上涨的幅度是12%,不包括分红,就是股票价格,如果包括分红的话就是超过15%。对于其中有些国家,比如西班牙,我们觉得它的上涨空间达到20%,它的估值水平比德国、法国更便宜,而且西班牙和希腊以及意大利相比,这几年来采取了更多改革的措施,经济付出的步伐更快。这是欧洲,如果拿美国来看,美国在第九档,第一档是最便宜的,第十档是最贵的,美国在第九档,不便宜。历史来看过去处于第九档的时候第二年上涨的概率在60%,上涨的幅度在5%左右,但是现在的情况可能比历史平均的情况来看要更加的优越,为什么?因为当过去股票涨到第九档的情况之下,美国的经济已经呈现出了以下一些现象:第一失业率很低,经济很好,第二是工资通货膨胀压力已经显现出来了,第三是美联储已经加息了几次。

  今天我们看到股票估值虽然在第九档,失业率依然在6%,工资没有上涨压力,没有通货膨胀压力,美联储加息我们觉得最早也要到2015年下半年。现在所处的宏观环境大大地优于过去股票处于第九档的时候,说白了,为什么说工资不涨对股票有利呢?因为经济增长的成果一定是劳资双方来分割的,说明现在美国经济是在复苏,但是复苏的成果劳动力享受不到,都让资本回报获得了,所以美国经济不怎么涨,但是股市涨得很快,中国则是倒过来的,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快,但是经济增长的成果一半让政府税收拿去了,一半让工人拿去了,工人的工资在猛涨,留给资本家和企业主的这部分利润率是越来越小。GDP可以涨8%,股市就不涨,所以我们都说中国经济不错,股市不行,美国股市不错,经济不怎么行,道理就在这里。

  所以从美国的情况来看是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但是另外还有一点,我们也要注意股市上的这种风险,如何来把握和利用这种风险?

  比如根据美国过去七十年的数据来匡算,当股票处于第九档的时候,这一年当中有下降5%的这种情形的概率达到100%,这一年中一定会有下调5%的现象,下调10%的概率也在60%。看到这个现象的话,我们就会形成一个想法,长期来看是要涨的,但是中间好像要找一个好的时点来买。要是放在中国的话就只能等了,等到一个好的时点就去买,但是也可能等不到,就是一个概率的事情。要是在美国的话,这个资本市场非常发达,它有许多工具不需要你等。比如你可以卖一个做空期权,什么叫做卖一个做空期权?就是做出一个承诺,现在股票是2000点,到了1800点我就接货,你做这个承诺,如果股市真的到了1800真要接货,但是如果不到1800点,由于你做了这个承诺,这个承诺是有价格的,现在你立马就可以拿一部分的钱,这个钱可能年回报率在7%,假如股票最后没有跌到1800点最后没有能够进场照样可以拿7%的回报,一旦进场了这7%是已经归你了,但是你1800点接货,第二年第三年接茬赚钱,这是比较发达的资本市场提供的工具可以使得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中国的话就不可能。这是对于美国或者西方的股市,如果说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理解,寻找到比较合适的产品,我们投资的机会乃至于回报要比仅仅盯着中国好得多。

  中国的策略倒不是一定要做空中国,中国今年不具有方向性的变化,你说今年一定是上涨,还是一定是下降?都不太可能,中国一定是在一个比较窄的走廊里面震荡。现在大家说估值是比较便宜的,这个是历史平均估值在11倍,现在是9倍,是相对比较便宜,但是便宜自有便宜的道理,因为主要便宜在银行和地产,只有五六倍,剩下的把银行和地产拿掉就不便宜了,很多被大家看好的行业已经很贵了,所以银行地产原材料这些属于便宜。我们觉得这些行业代表旧的经济增长模式,将来经济的转型对于这些行业来说还会有更大的负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即便便宜也不鼓励大家去买。

  文/中国走出去

(责任编辑:stay_11)

上一篇:解析中国的未来经济,中...  下一篇:中澳经贸打造“上海—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