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贸易投资网

您的位置:中国贸易投资网 >> 货物贸易 >> 正文

对中国外贸无需悲观

发布时间:2012-10-22 21:24:34 信息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梅新育

  梅新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资本论·提振经济信心系列评论之二

  对中国外贸无需悲观

  由于成本上升压力削弱了中国部分制造业,特别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价格竞争力,加之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年初中国外贸开门不力曾引发了一阵担忧浪潮。尽管9月份出口增长9.9%,出口规模创下单月历史新纪录,但市场忧虑未解,人气不旺的广交会似乎也给市场的忧虑雪上加霜。

  其实,尽管外部经济环境阴晴不定,但在危机时期激化的市场份额竞争中,中国产业的竞争力基础还是相当扎实的。作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作为人力资源充裕且优良的第一人口大国,鉴于我国基础设施在很多方面已达发达国家水平,公共服务效率已达较高水平且仍在不断改进,中国外贸早已超越单纯依靠价格竞争力的年代,我们对中国外贸的前景无需悲观。

  虽说中国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订单转移到了越南、印度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但这一情况并不足以影响中国出口全局,因为它们的贸易规模太小。2011年,我国仅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就达2405.54亿美元,单这一项就超过了几乎各东南亚国家的出口额。而且,宏观经济稳定性差、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效率低、产业配套不能与中国比、政府维护稳定秩序的能力不足等因素,都会阻碍对这些国家的产业转移。

  不仅如此,尽管目前中国已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但中国出口占世界比重仍有提升空间,这种提升将主要发生在以下方面:新兴产业出口;随着部分最终组装和加工环节外移而增长的中间投入品,比如服装工业需要的面料、染料和辅料等;与我国海外工程承包相结合而出口的成套设备。

  就整体而言,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一贸易大国,我们已经不是原来单纯的国际市场被动接受者,而有能力通过调控、稳定、推动贸易伙伴经济,进而从根本上带动中国制造的外部需求,“援助+海外工程承包”等就是潜力巨大的带动出口新路。通过这些新路,我们完全可以将资本输出、扩大原料进口、海外工程、带动资本设备出口结合起来,为中国外贸开辟升级转型的更广阔空间。

(责任编辑:zhoulinjie)

上一篇:商业贸易:熬过行业寒冬...  下一篇: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落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