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中国贸易金融网报道。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简称“中海协”)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简称“外洽会”)于5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在能源转型趋势的推动下,全球电网投资有望上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需求。在外洽会的媒体交流环节,《贸易金融》记者专访了中海协高级顾问、中国南方电网原副书记毕亚雄先生,请他分享对电力行业出海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实践经验。
毕亚雄表示,南方电网以“人民电力为人民”为企业宗旨,把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能源电力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司致力于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电力的可靠供应,为民众提供持续、高效的能源保障。作为发电企业与用户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电网企业不仅仅扮演着电力传输的“搬运工”角色,更在质量与安全控制方面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在此过程中,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至关重要,极大地提升电力供应的效率和安全性。目前,中国电力技术已经跻身世界前列,通过先进的输电、变电、配电技术与装备,我国有能力为全球电网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毕亚雄特别指出,对于与中国有地缘关系的部分国家,电网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电网的互联互通与直接供电,从而搭建起电力“出海”的桥梁。在国际投资领域,电网企业积极与同行交流合作携手共建,分享中国先进电力系统技术与经营管理策略,共同推动全球电网向低碳、高效的方向发展,为全球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组织发布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旨在为电力行业转型发展指明战略方向,全面助力推进能源革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绿色发展。针对电网企业应如何响应“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毕亚雄分享了有关经验。他认为,在当前能源领域,电网企业正在全面审视发电侧、电网以及需求侧(或称为用电侧)在系统中的协同作用。过去电网企业可能更多地关注于发电侧和用电侧的供需关系,而现今追求的更是三者之间的默契互动和灵活调整。
他进一步表示,这种和谐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各方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高效的措施主动响应。毕亚雄认为,电网企业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在硬件和软件层面共同发力。硬件层面指的是硬件设备的选择与使用,而软件层面则更多地体现在电网运行调度以及保障电力市场交易上。他以错峰用电举例,不仅是简单的用户选择,而且更是增加发电、供电、用电互动,不仅是电力运行平衡策略,也是一种节能的有效策略,通过在时空上做出合理的安排,避免在高峰时段集中用电。这要求需求侧,即用电侧,进行精细化管理。为实现这一目标,电网企业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促进发售电市场化和用电企业精细用电协同管理及其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效水平。
毕亚雄强调,电网企业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扮演着主角。电网企业需要密切协同产业链供应链乃至生态圈各方各环节,确保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电接入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高可靠性低碳优价供电的可持续性,须要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来源|中国贸易金融网 记者|夏宇瓷
(责任编辑:夏宇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