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贸易投资网

您的位置:中国贸易投资网 >> 投资服务 >> 正文

对投资非洲需做反思

发布时间:2012-07-24 10:35:25 信息来源: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作者:陈晓晨

  上周,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落幕。会上,中国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向非洲提供200亿美元贷款额度。

  有人说,非洲是最后一块金矿。可以以此形容非洲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笔者认为,以国家之力支持非洲,最终目的还是为我国企业赴非洲发展铺路架桥。中国企业赚钱,非洲百姓得益,这本是双赢合作,无可厚非。

  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目前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存在问题,使双赢合作变了味。因此,要加强对非洲的整体战略,从更高层面上协调各部门、各企业在非洲的行为,改变目前的一些无序局面。

  曾几何时,中国是非洲人眼中的兄弟,形象单纯。几十年来,中国给了非洲大量援助,最著名的是坦赞铁路。这些援助至今仍然是中国在非洲的“形象红利”,间接为中国人赴非投资服务。

  然而,这种单纯的“政治援外”模式必然不可持续。随着中国自身建立了市场经济,中非关系的主题也从政治移向经济。从世纪之交起,“走出去”成为中非关系的新概念。

  “走出去”有多重含义。其一是市场,“中国制造”行销非洲。其二是劳务,中国劳动者赴非洲求职谋生。其三是投资与经营,中国企业、中国资本走进非洲。

  不过,在实际运行中,“走出去”有不少问题,需要反思。

  先说市场。中国小商品充斥非洲,虽然价廉,但远远谈不上物美,甚至与“假冒伪劣”相连。很多非洲人对中国产的残次商品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

  再说劳务。有大批中国人漂洋过海,在非洲从事劳务或个体经营,这引发了非洲人的不满。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抢夺了他们的就业机会。

  最后说投资与经营。确实,中国企业为非洲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但也存在负面情况。一些中国企业不了解、不遵守当地法律,引发矛盾。不少中资企业都不注重与非洲员工的沟通。

  这些都是“走出去”中的乱象。这些乱象正在透支着中国过去在非洲建立的良好形象。

(责任编辑:heyan)

上一篇:尼日利亚大力吸引中国投资  下一篇:借力马来西亚 中国制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