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贸易投资网

您的位置:中国贸易投资网 >> 企业新闻 >> 正文

神奇的“偷油婆”—美洲大蠊研末的研究与开发

发布时间:2017-08-07 11:55:00 信息来源: 作者:

蟑螂是蜚蠊目昆虫的俗称,民间常称之为“偷油婆”。喜欢居住在洞穴内,昼伏夜出。蟑螂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化石证据显示,蟑螂的出现比恐龙还要早1亿多年。亿万年来,它们的外貌和形态没有多少变化,但生命力和适应力越来越顽强,如今广泛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据美国《生物学文摘》和英国《动物学记录》的资料显示,至2005年12月,全球共记录蜚蠊目昆虫5147种,其中,我国有253种。在我国尤其是长江流域,黑胸大蠊为优势种;南方地区以美洲大蠊为优势种。


蜚蠊入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书中称其“味成寒,治血痰症坚,寒热,破积聚,喉咽痹,内寒无子”。《本草纲目》上记载其主治“瘀血,症坚,寒热,下气,利血脉”,常用来治疗小儿疳积、疔疮、喉蛾、无名肿毒、膨胀、梅毒以及毒蛇、蜈蚣咬伤等疾病。苏州民间用其治小儿因缺乳引起的形瘦神疲和腹胀泄泻等症;福建民间用其治疗鸡白痢;而云南民间有喂蟑螂的鸡不得鸡瘟之说,其中所说的蜚蠊就是美洲大蠊,其药用效果可见一斑。


美洲大蠊体内的化学成份众多,研究表明,美洲大蠊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信息素,是美洲大蠊向外释放的具有挥发性的成分,主要包括性信息素和聚集信息素;第二类为氨基酸和各种昆虫神经肽,是存在于其机体内的化学成分。美洲大蠊与其他昆虫一样,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十分丰富,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在20%~70%之间。


近年来,医学家们从美洲大蠊中分离出多种肽类物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美洲大蠊中含有的丰富的抗菌肽对某些肿瘤癌细胞具有杀灭作用,而对正常的细胞没有伤害,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的今天,美洲大蠊的抗菌肽为人们寻找新的抗生素和无毒或低毒副作用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途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药物学家以美洲大蠊为药材,相继研制出了一系列新药。而近年来,美洲大蠊的药用价值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很多以其为原材料制备的药物也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美洲大蠊提取物也被证明具有很强的修复能力,可用于治疗烧伤、烫伤和溃疡等。此外,美洲大蠊提取物在抗脑血管硬化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由此可见,美洲大蠊具有许多独特的药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

\

记者了解到,目前,含美洲大蠊提取物的药物配方已经广泛用于多种药物制造领域。经过多年的临床使用,发现康复新液和美洲大蠊研末能促进细胞增殖和新生肉芽组织增长,加速病损组织修复,促进血管新生,加速坏死组织脱落,迅速修复各类溃疡及创伤创面。而且,美洲大蠊研末不仅对体表创伤有效,还能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肺结核空洞、溃疡性结肠炎等多种顽固性疾病。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消化内科、外科、烧伤科、妇科、皮肤科、骨科、儿科、五官科、泌尿外科等科室,获得了良好的临床使用效果。

\

好医生药业集团和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美洲大蠊提取物有阻滞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对泌尿、皮肤、呼吸道恶性肿瘤也具有辅助治疗作用。不仅如此,美洲大蠊还能调节免疫功能,其干燥虫体提取物抗癌和护肝有良好的促进治愈效果。并由此制出的康复新液和美洲大蠊研末在市场上也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责任编辑:bianji_pub1)

分享到:
上一篇:股票配资平台宝牛e配:这...  下一篇:请问:我在捷信贷款有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