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贸易投资网

您的位置:中国贸易投资网 >> 服务贸易 >> 正文

胡江云: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发布时间:2012-11-14 22:44:57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作者:胡江云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

  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摘自十八大报告

  一、中国开放型经济面临新形势

  开放型经济不是中国的独创,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普遍论述了开放性经济,强调贸易、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中国开放型经济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应运而生的。1992年,中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浪潮,当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而此之前没有超过50亿美元;2002年,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的第一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超过20%,自此之后一直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出口和进口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

  2012年,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迎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时代。中国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经济保持了持续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二大贸易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也是世界跨境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和主要目的地。不仅如此,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外汇储备,相当部分是美元债券和欧元债券,增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的份额,对国际金融市场影响日益增强。总而言之,中国的一举一动极大地吸引世界的目光,不管承认与否,也不管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进入世界一级国家方阵。

  二、中国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赋予新内涵

  十七大以前的文件没有明确提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要求,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并且成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领域之一。

  实践证明,开放型经济不同于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是从中国自己的利益出发,着重强调中国单纯对外部市场、外部资源的利用和掌握,只是商品、资本、人员的单向流动,因而造成外部市场的不稳定和单方盈利,外向型经济也必然引起更多的贸易摩擦,遭受更多的投资障碍。开放型经济是从世界角度出发,与中国以外的要素进行相互、双向、多维度的交流,也有利于与其他国家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开放型经济体现权利与责任的对等性,体现国际规则的透明性、全球治理的公平性,因而更加包容、互利共赢,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内涵不仅包括对外贸易、跨境投资、国际金融、国际合作、境外援助、全球治理等,而且要求这些领域形成协同效应,形成合力,促进国内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不仅是沿海、沿江、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而且是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与沿海、沿江、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相得益彰;不仅是土地、资金、人力等要素的开放,而且是空间和时间上的开放;不仅有规模和数量的扩大,而且更加注重效益和质量;开放型经济不仅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相连,而且与改革密不可分,一起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三、中国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空间巨大

  从对外贸易来看,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空间较大。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巨大的同时,国际分工地位低下,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低附加值的地位,相当部分产品没有掌握全球采购和销售网络的主动权,更谈不上产品的设计等高附加值领域。

  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FDI)来看,中国也有较大的空间。一方面,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统计资料,中国吸收FDI存量的人均规模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最高的是2011年,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8%,即使吸收FDI存量与GDP比例,中国也处于较低水平,2003年以来中国这一指标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甚至20多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片面追求重视其规模和数量,对外资的技术先进、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重视不足,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

  从对外投资来看,中国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如火如荼,规模和数量不断创新高,但是质量和规模上仍有巨大的差距。根据UNCTAD的统计资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人均规模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最高的是2011年,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与GDP比例也处于较低水平,1995年以来中国这一指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超过10个百分点,甚至30多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世界500强中,非国有的中国跨国公司屈指可数。

  从国际金融市场来看,中国人民币区域化的空间较大。随着经济实力提升,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伙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民币区域化的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中国信贷、担保、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发展空间明显,金融对经济、社会、文化、财富的影响日益明显,中国参与和完善国际金融制度的话语权空间较大。

  四、中国多维度、多方式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是多维度、协调发展中国开放型经济。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工具,统筹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外交等,协调国内外利益和诉求,全面协调出口与进口、货物与服务、“引进来”与“走出去”、竞争与合作等之间关系,有步骤有节奏地双向开放,在边干边学中掌控开放中的风险,全面发展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有利于中国成长为创新型国家。

  二是空间上和时间上、多平台发展开放型经济。中国从沿海地区率先开放,逐步推进到中西部的区域开放,先后进行了沿海地区、沿江地区、沿边地区、内陆地区的开放;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历经30多年始终坚持对外开放这个基本国策。从国内来看,中国发展开放型经济平台日益增多,其中包括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边境合作区、包括综合保税区在内的特殊监管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等,这些平台有力促进了开放型经济发展。从国外来看,中国与有关经济贸易体建立了自由贸易区,特别是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包括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便利等内容,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探索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方式,包括已经批准的境外经贸合作区。

  三是多方式、分领域全面提高质量和效益。对外贸易领域,发挥信贷、担保、保险、产业基金、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产品结构升级和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提升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吸收FDI领域,将利用外资质量与发展并重,发挥外资溢出效应,促进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对外直接投资领域,进行深加工和延长产业链,形成互利共赢局面,提高跨境直接投资成效;境外援助领域,紧密围绕国家利益和战略部署,做好项目规划和区域布局,通过成套设备进出口,促进中国本土企业成长和发展;国际合作领域,通过自由贸易等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式,加强双边、区域对话和谈判,学习和掌控技术、资本、市场、品牌等;多边贸易领域,中国一如既往倡导自由贸易,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推行多边贸易规则的公平性、透明性等;全球治理领域,中国积极参与相关活动,特别是G20峰会,呼吁和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稳定,逐步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责任编辑:zhoulinjie)

上一篇:欧委会贸易委员谈欧美FTA内容  下一篇:服务贸易高峰会即将开幕...
相关新闻